
近日,惠普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HP 笔记本计算机和移动工作站电池安全召回和更换计划》(以下简称公告)的公告,针对其部分机型的笔记本产品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解释说明,并且表示对这些有潜在隐患的产品进行召回和更换,如此胆大的将过失裸露在用户面前就不怕得不偿失吗?
明明有侥幸机会 为何高调召回?
在惠普发布的公告中显示:针对特定的笔记本计算机和移动工作站电池,与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开展合作,在全球自愿实施安全召回和更换计划。这些电池可能存在过热隐患,给客户带来火灾和燃烧危险。因此,检查您的电池是否受到影响极其重要。
一般而言,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上市公司,内部发展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公开性的公告,都是经过相当严谨的思考和审批才能够公布出来,正面或者负面消息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其股价涨跌。
对于惠普来说,不可能不知道这一重大影响,然而其在公告中表示“这些电池可能存在过热隐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隐患,但未必就一定会造成伤害,只是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不把真相告知众人,依然会有侥幸的机会,这样的话反而可以让惠普身处于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当中,但是惠普为什么没有选择这样做呢?
“为了客户安全”是口号还是真言?
从表面上来看,“客户是上帝”因为听得太多所以觉得空洞,但是却也是商品市场中永恒不变的真理,为一款产品买单的永远是客户,赢得了客户才能够赢得市场,而PC业务作为惠普的主营业务之一,这一部分用户自然是其心头肉。
在其发布的公告中,惠普表示:“客户的安全是 HP 最关心的问题。HP 主动通知客户,并将为每个通过验证且符合条件的电池提供免费电池更换服务。”因为这是官方发布的公告,其中自然有比较官方的语气,但是如果放在此地,也未尝不是一种对其此举最为直观的解释。
2016年,惠普总裁兼CEO迪昂·韦斯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个人电脑业务的资金周转周期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对于惠普来说,PC业务至关重要;第三,打印机的业务利润率较高,但是前期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多,惠普只有交付打印机产品时才会产生利润,弥补前期的投入,”可见PC业务对于惠普的不可或缺。
在今年惠普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惠普亚太总裁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亚太业务15%增长中,中国区贡献最大,面对这样的市场贡献,中国区用户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在此次的召回中也得到了特别关注。
据悉,此次的公告中特别备注: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上述产品,仅有部分商用机型(型号包括HP ProBook 64x G2、HP ProBook 65x G2、HP ZBook(17 G3和 Studio G3)) 受到此次召回影响,约计804个。家用机型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家用机型用户并不会受到影响。
“召回”真的不好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于召回,高科技产品领域并不是先例,也不是特例,对于所有人工生产的产品,尤其是需要批量制造的,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瑕疵,最重要的是及时补牢。
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页面上,设置了两个专门召回的频道,一个是汽车产品召回,一个是消费品召回,放眼望去,都是平日可见的各种品牌,将召回作为了一种允许范围内的举动,也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在汽车产品当中,不乏各种知名品牌: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和夏朗、华晨宝马系列、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部分进口Jeep牧马人、克莱斯勒300C系列汽车、福特以及梅赛德斯-奔驰系列,少则几辆,多则上百万辆。
虽然这些产品一度因为不同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召回,并且在网上公开了具体的不合格问题,但是却没有因此而对其产品销量和其在业内的影响力造成危害,反而因此而受到用户的广泛追捧,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
虽然在高科技产品领域,召回事件并不多见,但也或许正是如此,一旦发生召回事件就被认为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鲜有企业敢于将因为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产品不合格呈现在公众面前,就目前来看,也只有生存在食物链顶端的企业敢于为了长远发展放弃眼前利益,但是事实证明,越是对用户真实,所得到的回报也就越是丰厚。